2024湖南科技大学大学问

时间:2024-06-25 来源:湖南教育融媒 责编:陶方楠

分享到


​,

请介绍一下学校的基本情况。

为了让各位更加记忆深刻,我用三个“基因”介绍湖南科技大学。

第一个是红色基因:学校地处伟人故里、将帅之乡——湘潭,肇始于1949年成立的湘北建设学院,定址于湘潭文庙,这是湘潭革命活动中心地带。1926年工农运动兴起,湘潭第一届学生代表大会在此召开,毛泽东、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这一带活动过。

第二个是师范基因:学校的一个重要源头是1958年创办的湘潭师专,1985年升格为湘潭师范学院,是当时湖南省第二所本科师范院校。郭沫若、胡耀邦先后题写了校名,至今已有66年的师范教育办学历史。

第三个是科技基因:学校的另一个源头是创办于1978年的湘潭煤炭学院,这是国家煤炭工业部在长江以南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后相继更名为湘潭矿业学院、湘潭工学院,科技根基扎实。

现在的湖南科技大学,校园单体面积3000余亩,拥有十园十景,景色优美,宜学宜居。共有93个本科专业,有专任教师1775人,正高职称352人,博士学位教师占比约69%。全日制在校生共4.6万余人。

我校万步炎教授领衔研发的“海牛Ⅱ号”刷新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深纪录,打破了我国可燃冰勘探技术装备对国外的长期依赖。去年5月,万步炎教授被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这是党的二十大后中宣部授予的第一位“时代楷模”。9月,教育部、科技部、自然资源部、中共湖南省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向万步炎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今年1月,万步炎教授又荣获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

由万步炎教授团队研发的“海牛Ⅱ号”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在南海成功钻进231米。“海牛Ⅱ号”至今仍保持着实际钻探深度的世界纪录。请问学校的“海牛”到底有多牛?

大家都知道,科大有一位养“牛”专业户就是我们的万步炎教授, 2003年,由万步炎团队研制的我国首台深海浅地层岩芯取样钻机在海底钻进0.7米,打下第一个钻孔,取回岩芯样品,实现了我国海底钻机技术的从无到有。之后,万步炎团队又相继研发了海底中深孔钻机、“海牛Ⅰ号”、“海牛Ⅱ号”,从最初的0.7米到5米、20米、60米、90米,到2021年4月,在南海2000米的水下成功钻进231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刷新海底钻机钻探深度的记录。目前,“海牛”系列钻机已在太平洋、印度洋等大洋,以及我国南海、东海等海域钻下2000多个钻孔。每一代的钻机、每一型钻机都是针对国家的重大需求,要解决国家问题的。在这里,我也想对广大学子说,我们要把自己的兴趣爱好跟国家的战略需求结合起来,尽自己的努力为我们的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

继‘海牛’深海探海之后,学校又瞄准空天信息领域全新探索,布局深空探测。据说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去年12月9日,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湖南科技大学与天仪研究院联合研制的天仪33卫星搭载朱雀二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该卫星正式命名“湖科大一号”卫星,成为“湖科大星座”首星。“湖科大一号”卫星是一颗用于应急灾害和地理环境观测的遥感科学实验星,卫星平台学校在热控材料和器件领域的持续深入研究提供助力,也为后续相关科研成果落地提供在轨实证支撑。继‘海牛’深海探海之后,这是学校瞄准空天信息领域的一次全新探索,是学校迈向深空探测的战略布局。学校将在“湖科大星座”基础之上,打造“卫星测运控—遥感数据处理—空天信息服务—航天科教”为一体的创新平台,面向湖南省国土资源调查和地质灾害应急预警等业务应用,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成为驱动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和学校科技创新的增长点。

学校在学科建设方面还取得了哪些成绩?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优化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学校打造教育、科技与人才形成“三位一体”的战略布局,以一流学科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关键、以人才资源为基础,在求“新”求“质”中抓住新机遇、开创新局面。这包括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围绕未来产业开辟新赛道、下好先手棋,实现学科专业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相互匹配、相互促进。今年5月我校地球科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这标志我校在地球科学领域迈入了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实现了学科建设的新突破。目前我校已有工程学、化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5个学科跻身ESI全球排名前1%。拥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种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具有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推荐资格、“硕师计划”推免资格。拥有1个湖南省“世界一流培育学科”,5个湖南省“十四五”重点学科,1个湖南省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3个国防特色学科。

请介绍一下学校工科类的强势专业。

工科方面是我们的传统优势和特色之一。湖南科技大学的前身之一湘潭工学院是原国家煤炭部在长江以南设立的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学校面向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点打造优势学科群和优势特色专业: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电气类、自动化类、数理统计类、机械类、建筑类、土木类、化工类、新材料类和能源工程类大部分的理工科专业。当然这里面也包括我们卓越工程师班的专业。

目前学校开设有哪些师范类专业?

学校93个本科专业覆盖12个学科门类,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也是科大学科专业特色之一,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几十年来主要面向湖南培养了一大批教学、管理骨干。我们师范教育培养定位主要是高中教师,师范专业涵盖了中学的所有主干课程,开设有语数外、政史地、物化生、音体美、应用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14个师范专业。师范类专业既有本科批普通类计划招生,也有提前批公费定向师范生计划招生,符合条件并立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考生都可以报考。

请介绍一下科大的师范专业有何不同?

学校师范教育底蕴深厚、体系完整,理工科专业齐全、优势明显。学校坚持科技赋能师范教育,即突出“科技”课程赋能师范生科技素养、“技术”赋能师范生数字素养、“科技体验”赋能师范生创新实践、“基地”赋能师范生科学实践,“师范+科技”办学特色逐渐彰显。

湖南科技大学对于转专业学生需求是怎么规定的?如果有一些考生可能没有选到自己特别心仪的专业,学校可不可以让学生选修所谓的“第二学位”或者通过辅修课程来提高专业技能?

学校为学生提供了转专业机会。符合条件的学生第一、二学年可根据《湖南科技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提出转专业申请,另外我校也制定了针对省内外普通考生高考成绩达到一定的标准,可以优先满足考生的专业志愿和优先受理转专业申请的相关政策。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在校申请辅修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湖南科技大学在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方面做了哪些探索和创新?

学校坚持推进“—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主要做法一是持续推进产教融合,促进卓越人才培养。电气、化工、机械设计等3个专业获批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采用3+1培养模式。二是加强课程体系整体设计,构建“公共基础必修课+学科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选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的课程体系,重构基于课程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加选修课程,推进学分制教学改革。设置个性化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丰富通识教育课程资源,多方面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三是大力推进“四新”建设,获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省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项、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项、新农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四是积极推进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双万计划”。制订《湖南科技大学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加强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双万计划”建设。

同时,学校依托“海牛”开设未来技术实验班,由“时代楷模”、机械工程学科带头人万步炎担任班主任。实验班通过“高考录取+在校选拔”的模式面向全校理工科专业学生进行选拔,打破学科壁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请介绍一下学校毕业生近几年的就业和发展情况。

学校深入推进就业“一把手工程”,把就业工作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与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需求相结合,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学校曾先后获评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等荣誉,连续7次获得湖南省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督查优秀单位,获批教育部“宏志助航计划”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湖南省就业常设市场(湘潭片区),承担教育部就业状况布点监测工作任务。

学校通过入学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典范教育、毕业季教育 “四育联动”,实现就业育人效能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融合,实现全链条、全过程的就业教育实践。作为湘潭唯一的教育部“宏志助航”培训基地,每年培训在潭高校学生800余名,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学校深化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校地协同,推进教育链、专业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发展。目前校招数据库单位26474家,其中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企500强、上市公司的单位4264家。

学校建校75年来,近40万湖南科大毕业生秉承“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韶山精神,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建功立业,深受广大用人单位的青睐与欢迎。进入行业一流企业工作的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就业质量稳中有升。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满意度、人才培养认同度、就业服务满意度均高达99%以上。近年来,学校毕业生普遍对工作状况满意,职业发展良好,涌现出“全国基层就业卓越奖”杨钰尼、杨波,“三湘追梦人”王骕、贺志强、刘靖等一大批就业典型。

相较往年,今年的招生情况有什么变化和调整吗?

今年的高考刚刚结束,想必大家还在调整状态休息,在这段时间可以了解一下目标高校的招生情况,等成绩出来以后可以有充裕的时间来进行志愿填报。湖南科技大学2024年的招生情况可以概括为“三增加两继续一优化”。

一是学校整体招生计划增加至10070个,是湖南省招生计划最多的高校。二是新增“热门”专业招生计划,如电气类、电子信息类、机械类、计算机类、中国语言文学类等。三是新增招生专业,海洋机器人、遥感科学与技术、足球运动3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四是继续承担湖南省内公费定向师范生计划,高中教师公费师范生计划400个,中职专业课教师公费师范生计划26个。五是继续承担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招生,计划分别为857个和1485个,专业覆盖面广,符合条件的考生报考增加录取机会。六是优化湖南省“院校专业组”设置,扩大考生的选择面,同时增加被湖南科技大学录取的概率。

选考科目的变化对于学校的院校专业组设置带来哪些变化?

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直接决定了高校的招生专业组设置。“院校专业组”是我们志愿填报的基本单位,除音体美之外,我校今年普通类专业划分为8个院校专业组,比去年减少2个。普通类加上国家专项和地方专项,专业组会有20个,考生可以根据自身符合报考的条件、兴趣爱好和今年的排位选择其中多个专业组进行填报。

每个专业组包含的专业不同、投档分数也不同,为提高录取概率,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搭配本科批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举个例子,一名考生具有国家专项和地方专项报考资格,那么这名考生想来湖南科技大学,就可以报考我们的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普通类招生计划。这里提醒广大考生,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不定向就业。

了解了学校“院校专业组”设置情况,对于考生的志愿填报,您能否给考生一些报考建议?

对于所有考生来讲,报考时应主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充分了解所在省市发布的招生政策,以高校或考试院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充分理解政策,吃透关键概念,降低退档风险,特别是尽早分析高校招生专业的录取规则等,避免临时决策带来的茫然失措;二是关注国家政策,提升自我认知,提前规划学业发展方向,充分了解高校各个专业组设置、专业(类)对选考科目的要求,自己的专业志愿选择均要符合报考院校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三是在志愿填报时,高校往年的录取分数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建议对比今年选考科目人数、学校分组的招生计划、往年专业录取位次等综合因素做志愿选择,同时出分后及时关注“湖南科技大学”微信公众号,或“湖南科技大学本科招生”小程序发布的各省招生咨询活动情况,广大考生家长可以到现场与招生组老师交流志愿填报。

如果广大的考生和家长还有很多问题要咨询,如何联系学校?

学校的本科招生网提供的信息是最全面的,涵盖了考生所需要的招生政策、学院和专业简介、往年录取分数、特殊类型招生等信息和内容。此外,学校还提供了多种途径供考生查询信息:

一是新媒体平台。大家可以关注湖南科技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招生办公室、湖南招考等微信公众号;“湖南科技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招生办”视频号、“湖南科技大学本科招生”微信小程序;“湖南科技大学招就处”抖音号等。这里面的信息更新速度快,更加直观、生动。

二是线上直播。针对招生政策、学院专业、不同的省份,学校会开展线上直播活动,高考结束以后11号我们就开始了学院直播活动,带广大考生认识大学专业,大家可以通过学习强国等平台进行回看。

三是线上答疑QQ群。我们拥有智能机器人问答24小时在线回答问题、招生咨询QQ:800106333,由专职老师和招生工作人员提供耐心细致的咨询服务。

四是现场咨询。在志愿填报期间,全体校领导带队,我们将深入湖南省内外的生源中学,为考生和家长提供面对面的志愿填报咨询服务,同时我们也参加了我们栏目组织的五条线路招生咨询会。

五是电话咨询。我们开通了四部招生咨询热线电话。分别是:0731-58273804/58273805/58273808/58273839,欢迎广大考生致电咨询。在志愿填报及录取期间,无论您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我们将全力为大家做好咨询、答疑工作。在此我也祝愿各位考生心想事成,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学!



责编:陶方楠

一审:曹琪

二审:李凤

三审:彭顺

来源:湖南教育融媒

湖南教育新闻
《湖南教育新闻》栏目简介

《湖南教育新闻》栏目简介

查看详情
国防教育频道
国防教育频道简介

国防教育频道简介

查看详情
湖南招考
直播预告!“湘就业”直播带岗2023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来了!

直播预告!“湘就业”直播带岗2023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来了!

查看详情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简介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简介

查看详情
奋斗青春号
奋斗青春号

奋斗青春号

查看详情
友情链接